人才时讯
美媒:中国会否成为全球人才大熔炉?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13-04-18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4月16日刊登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帕拉格·康纳的署名文章称,在中国的国家话语中,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无疑是常见主题,但在民族自豪感随着经济增长而高涨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在华外国人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文章说,在出任全球第一人口大国领导人的头几个星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频频提到“中国梦”,突出了繁荣、幸福和民族振兴。中国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影响力中心,也成为人口磁场。历史上,伟大帝国都具有种族多样性和民族包容性,从四面八方吸收人才来推动共同的成功。简言之,这些帝国都是熔炉。

  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年出现在中国,学汉语,找工作,在亚洲各地旅行。从香港、上海和重庆的企业高管到北京的外交官和知识分子,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学者、记者和企业家长期居留的国度。加拿大政治哲学家丹尼尔·贝尔(贝淡宁)长期生活在中国,用流利的普通话给知识界和政界的精英人物讲课。他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才的聚集地。

  每年有20多万中东人前往义乌,在那里采购商品,然后在阿拉伯各国销售。随着中国崛起为中东的最大贸易伙伴,义乌如今成了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文章称,价值链上的位置得到提升后,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的中国人意识到了外国人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文章指出,中国曾在16世纪和17世纪迎来耶稣会士,他们把科学知识带给了明清时代的中国。如果当今的商人、学者、科学家和非政府组织能帮助促进生产、带动革新,或者带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便宜技术,他们也会受到同样的欢迎。

  文章称,对于把中国作为基地的外国人来说,居留权就像人民币一样:灵活,也可以自由变换。但是,如同人民币一样,这个放宽限制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妥善管理。为了有好的发展,他们不仅必须学习普通话,而且要采纳一些中国观点。

  文章认为,在今后若干年,中国的外国人口增长率不会超过1%,在这个13亿人口的国度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如同日本一样,在中国,即便外国人接纳了本地的传统,也绝对不会被视作本国同胞。所以,中国不是个大熔炉,而更像是个沙拉盆。在这里,外国人只不过是一撮胡椒。不过,外国人仍然是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参考信息网)

 
        相关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4/18/c_132318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