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党建好声音|研究院首席专家汪怿受邀做客《党建好声音》,点评杭甬人才“双城记”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4-09-11

如何看待杭州宁波畅想人才产业的“双城记”?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汪怿受邀做客《党建好声音》,发表最新观点。


关于杭甬两地的人员和交通往来,想问问您有什么样的切身感受?


汪怿:我觉得这个背后,其实是说明这个两地现在是一个非常热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背后是什么,是人流、物流、甚至于信息流、技术流,包括资本流,不断在加强(互动),不断在热络。在这背后,是商机、信息、数据和人才之间的一种高密度的互动,其实带来的是未来发展很大的增长空间。


5月底,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进一步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的行动方案,您觉得这释放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尤其是在我们现在是在全力打造“三支队伍”的当下?


汪怿:我觉得这个一方面是抓住了机遇,从全球发展角度来说,双城的这种模式是一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特征,譬如说洛杉矶跟旧金山也是双城的,那么从国内的角度来说,成渝也是有很大的(双城发展)特征,从国内的角度来说,也是高质量发展,包括(发展)新质生产力背后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能不能把这个两地的产业优势、科创优势有效融合在一起,能不能把他们有效地激发出来,先是由两极形成的一个态势,然后在不断互动过程当中,两极形成的一个很强烈的走廊,然后相互互动之后,又带动浙江的发展,又能带动苏浙皖沪的长三角的发展,这是一个高能量的区域、高能量的走廊,又是一个高能量地带。


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个杭甬人才的“双城记”,它的现实需求在哪里?


汪怿:我的观察,杭州在基础教育,包括在高等教育,在科创资源上面,模式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这一块,包括数字的人才优势这一块,包括科创的载体平台,之江实验室等方面。其实在整个长三角板块当中,甚至在全国板块当中,我们是有特点的,特别是人才结构、人才规模这一块是有特点,那么从宁波这个角度来看,它的产业链是很完全,是很完善的,而且宁波的这个制造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它是积累了很长的、很大的优势,这两块之间、相互之间是有优势互补的。 

所以在这个方面,其实从未来的角度当中,我们怎么样使用共同的人才,我们怎么样共同发展,我们怎么来建构我们的科技创新或者产业创新的共同体这一块,包括对新的产品的开发,新的技术、新的模式的开发这一块,其实双方是有很多可以合作交流的方面。


要进一步去提升区域的合作水平,您觉得杭甬“双城记”的人才“双城记”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哪里?


汪怿:近些年来,这个杭州跟宁波两地,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面,其实已经在做很多细致的这种谋划和战略的推进,那么在这个人才的整体的规划,包括在人才的项目载体的建设,包括在人才的政策的互补上面,我觉得已经开始有相应的行动。当然我们更期待的是可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发挥杭州在科创(方面)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发挥宁波在产业的优势,在市场的优势过程当中,能够共同地拧成一股绳,打造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平台,这是指目可待的。

那么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可能要做几件事情,一个就是我们双方共同的对人才的共引、共育跟共用这一块,要更加有新的作为。兄弟之间要握指成拳,形成这样一个人才的发展(格局),那么此外还有在这个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跟资本链的有效融合上面,其实两地之间在这么密切的关系当中,也要同题共答。这个可能是我们在打造具有这个浙江特色的、立足于杭甬的人才集聚平台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一个,我们在探索新质生产力过程当中,劳动者、劳动资料跟劳动要素集聚组合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可以共同来创造新的模式,来提升资本、技术、信息,包括人力资源的这种整体的效率,也可以做很多的文章,所以向“新”而行,不仅仅是新赛道,可能是新空间,也可能是这个新的生产力,可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有好的环境,有好的政策,双方更加紧密地可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请您为我们来对这个杭甬人才“双城记”的未来进行一个展望?


汪怿:我觉得如果加个时间的话,5、10年,杭跟甬之间,将会出现一个“杭甬人”,杭跟甬之间有酸酸甜甜的杭州醋鱼,也有咸咸爽爽的宁波菜,但是更多地,有更多的融合菜在一起,人在这里面能够舒舒服服地工作,能够很有创意地来抓住机会,来打造一个人人都想来,人人在这里更容易成功的这个地方,这是我所期盼的,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将来时,这是一个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