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党建好声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诗达受邀做客《党建好声音》:以技能赋能打造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4-09-11

如何构建完善的培育体系、生态体系和创富体系,打造一支高素养劳动者队伍,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奠定最广泛、最坚实的基础?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诗达受邀做客《党建好声音》,发表最新观点。


我们要怎么样定义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

陈诗达: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应该主要是指各行各业的高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要具备五个方面的素养,政治素养要高、文化素养要高,科学素养要高,技能素养要高,道德素养要高,同时主要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个专注力,第二个创新力,第三个竞争力,第四个执行力。

短片展现了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蕴含的无限潜力,这种潜力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

陈诗达:高素养的劳动者队伍建设关乎着国家的经济转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讲,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和栋梁。所以技能是强国之策,也是立业之本。

建设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首先要壮大技能人才队伍的基本盘。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那么作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培育的第一站,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陈诗达:未来我们主要还是要进一步深化职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来优化技能型社会,或者说学习型社会的一个建设,最终我们形成一个构建全社会的终身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制度。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时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那么我们怎么样强化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呢?

陈诗达:我们浙江省的比较早在全国探索一个技术人才与技能人才的职业通道的打通,这个双通道的问题,主要是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同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去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在这个双通道打通过程当中,我们淡化学历要求,强化技能贡献。通过落实“以技定薪”,真正去推动技能人才的政治、社会跟经济地位。

健全的培养体系,让“人人皆可成才”成为可能,而如何激发“人人皆想成才”的渴望,还需要构建社会崇尚技能的生态体系。作为政府主体,我们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保障?

陈诗达:技能型社会的发展,企业、市场跟政府的定位问题,政府主要是在制度形成过程当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统筹、协调各主体的合力,去推进我们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市场主要是通过资源配置、创新驱动、需求导向、激励作用等机制的建设来推进技能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企业来讲,它应该是一个产业的用人主体,也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活水池,所以我们需要引导企业去建立内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陈诗达:近几年来,我们浙江省的技能增收的步伐在加快,以增技能、增本领、增收益,通过这个劳动者增绩带动企业增效,通过企业的增效。又来带动个人的增收,真正让技能劳动者有他的获得感。

从创富到共富,我们要怎么样最大程度地激发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创富动能,来放大创富属性,做大共富蛋糕呢? 

陈诗达:对技能领军人才的培育很重要,发挥他们的模范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创富来实现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