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态,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受邀做客《今日评说》,发表最新观点。
这次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们应该如何来理解和思考“沿途下蛋”这种新机制呢?
陈丽君:“沿途下蛋”是对“科研—转换—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的形象的比喻。这里的“沿途”指的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下蛋”指的是科技成果能应用转换,能服务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这是一种新的思路、新打法。以往一个大科学装置要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可能需要数年、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现在是“边建设、边研发、边转化”,模式一换,沿途下蛋。所以,我们看到杭州的极弱磁大科学装置虽然要下半年才正式动工建设,但现在已经孵化出了第一枚“金蛋”。“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是对缩短原始创新到产业转换的时间周期,打通成果转换“最后一公里”的形象比喻。科技成果转换不一定要等到研究全部结束了才能进行,一些阶段性的成果已经具有了转化价值,谁能够率先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从“书架”推向“货架”,让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变现,谁就能够占得先机。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换涉及到了“政产学研金服用”众多的要素,所以改革中除了靠“沿途下蛋”单点突破、重点带动,还要从整体和全局考虑,创建创新生态链,优化创新生态圈。
构建全面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态需要什么样的目标导向?
陈丽君:具体来说,我们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设计和一体推进,多元共治地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生态。通过改革全面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新型的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的效能。这个创新生态的核心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如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攻坚突破呢?
陈丽君:对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这个目标,我们省统筹地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强化教科人的政策联动、工作协同,完善教科人“三位一体”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具体来说,第一是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第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第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这三大体系中值得关注的亮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说高质量教育体系,全会提出了要强化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将大大地弥补我省高等教育的短板,助力我省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上取得成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比如说我们省落地推进的优化提升人力资源大市场,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共享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的通道”,它的目的是解决人才与创新主战场脱节的问题,我省围绕着这个问题率先实施了促进人才交流共享的机制改革,推出了人才双聘实践,打破人才单位所有的壁垒。
当然,基于教育科技人才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关系,以及当前多链脱节的困境,浙江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针对全面支持创新的体制机制的改革部署,重点推出了教科人的“三位一体”联动改革、一体推进。
现在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那接下来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上打造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改革成果呢?
陈丽君:首先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改革的创新举措,围绕的具体问题,解决当前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模式不清晰、效率不高、工作联动性不足、载体依托不聚焦等等问题,我们可以实施体制机制的一体改革,前面讲到的科技成果转换的“先用后转”,其实就是解决成果转换不足的问题。还有我们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面,现在四部门联合出台了推动人才交流共享,就是解决刚才说的人才跟创新的主战场脱节的问题,所以问题导向是可以较好的来解决,我们如何进行一体改革。第二个是以多跨协同的工作方法,协同用力,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地推进教科人一体改革,是需要聚焦具体的应用场景,比如说围绕着我们,不管是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中试”的投入,其实这两端都是不愿意做“中试”的投入,那么我们如何推动“中试”的投入。在“中试”投入上,这作为一个应用场景,我们可以来做到整体性、系统性的协同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改革。最后是既要勇于创新,以新机制、新思路和新打法进行探索,又要深入研究和把握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人才发展的规律,在深化改革中提高改革的本领,大力推进制度性的开放,打造出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重大标志性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