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今日评说|陈丽君:人才增值两“手”不可或缺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4-09-10

服务人才、成就人才,政府侧与市场侧如何协同发力?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受邀作客《今日评说》,发表最新观点。

余杭为什么会选择金融服务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陈丽君: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讨论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必要性和重点。浙江人才生态最优省的打造向来强调服务制胜,比如聚焦于围绕人才关键小事、以用户思维提供人才服务。我们还非常重视服务效率的提升,比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导的政府行政效率提升。我们也很重视服务方法的亲和,让人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比如浙江提出了店小二式服务、妈妈式服务。但是这些传统的人才服务都是倾向于保障型。面对新时期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这一新定位,人力资源服务更应该满足人才创业创新活动的要求,人力资源服务亟需从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增值化改革重点就是满足人才发展的需求、如何去赋能人才的发展。

那为什么余杭选择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改革方向?我认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资金链和相关金融服务的需求,是人才双创活动中最重要的、对创新资源的需求。二是人才生态系统中,金融生态是浙江的短板。浙江无论是在金融产品的多元化还是在融资资金的额度以及创投容错机制上都有所欠缺。人才生态问题存在的木桶效应,决定高度的是我们的短板。因此,以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亟需在金融服务上做出重要改革。资金就是创业者的阳光雨露,这一改革切实落地,是能够把“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渗透到每一方热土上。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增值,从您的角度看,除了政府重塑流程、优化服务、完善体制之外,我们还应该怎样增加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呢?

陈丽君:首先我们要理清:什么是人力资源服务的增值?即从传统的保障人才的基本生存和就业需要的服务、从以降本增效为目的的初级服务效率提升增值到以赋能人才、发展人才为目标的、满足人才创业创新需求的发展型服务。

那么增值增在哪里?增在服务将满足人才需求的各层次,服务将覆盖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需求。所以如何实现人力资源服务的增值、如何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一定不是单靠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是一个基本面,市场才是提供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的主体,是增值化改革的胜负手。一方面,政府要更加“有为”,但不能越位。另一方面,市场要更活跃、更高效,对于当下浙江而言我们需要更多元的、能够提供科学化职业化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机构。以余杭为例,当前余杭已经率先推进了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下一步要在处理好“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关系上做示范,政府更多着力在推动多元服务集成的服务生态体系构建。

浙江一边推动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走深走实,一边向天下英才发出邀请。人才到浙江发展,最需要什么支持呢?

陈丽君:正如浙江新春第一会提出的“三支队伍建设”,浙江当前呼唤的天下英才是非常多元多类的。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到浙江发展,它的核心需求既有共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共同的地方是他们希望浙江是能满足自己人生需求和施展才华的地方,这些需求就包括活跃的经济形态、充裕的工作机会、多元的发展平台、良好的公共服务、政策的便利性和优惠性、城市的包容度和开放公平性等等。当然,不同类型的人才也有他的特殊需求,这反映了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工作特征等等。这意味着我们应该基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导向提供全周期、全链条、全覆盖的人力资源服务精准供给支持。

放眼全国,今年的“抢人大战”更是尤其激烈,大家都在拼。浙江要胜出的话,我们要拼什么、怎么拼呢?

陈丽君:人力资源的竞争,我们既要比拼以前非常重视的政策,当前来说更是要比拼生态。政策是引才的“门面”,生态才是留才的“内涵”。这个生态既包括活跃的经济形态、多元创新要素的集聚、良好的生活配套,也包括刚才提到的人才所需求的、丰富的多元化服务,包括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成果的转化服务、法务服务等等,还包括推动要素融合的开放制度体系、鼓励创新的氛围、开放包容的文化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集聚的乘数效应和人才活力激发的倍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