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丨陈丽君: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工作怎么做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4-09-10

近日,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应邀接受《中国组织人事报》专题采访,与各地人才工作者共话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人才工作。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人才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那么,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我们当下的人才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谢超(安徽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这对当前开展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更加深入推进“四链”融合。要紧扣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在原始创新、协同创新和产业创新中不断强化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投资等相关工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二要更加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要不断健全人才引育留用的全链条全周期体系,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释放人才活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三要更大力度引进创新人才。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靶向引进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构筑“塔基更实、塔身更强、塔尖更高”的人才金字塔。

袁晓雷(江苏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要切实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给端,这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都提出了新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重点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高人才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度。在人才引进上,要围绕区域发展战略需求构建人才发展规划新布局,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拓展更加有效的引才路径,吸引集聚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相匹配的高精尖战略人才方阵。在人才使用上,要更大力度推进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模式,更深层次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生态,释放人才红利,让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主持人:近年来,我国人才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工作面临哪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袁晓雷:目前,仍有部分地区人才工作的侧重点还停留在单一的人才规模扩张,这将很难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全球人才竞争的需要。一是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高水平战略人才力量还不够,特别是原始性、颠覆性创新人才和解决“卡脖子”难题人才稀缺,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产业人才匮乏。二是人才配置协同性偏差仍然明显,随着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匹配度有待提高;同时,“政府热、市场冷”的现象仍待破解,人才资源配置主导权还需进一步放权给市场。三是人才作用发挥充分性仍然不足,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仍存在一些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人才评价机制还未能大刀阔斧地“破”旧例、旗帜鲜明地“立”新标,导致人才活力未能充分释放。

陈丽君:目前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其一,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全球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挑战,亟需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全球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力上不占优势(2023年GTCI为40位)。同时,我国人才建设备受霸权威胁,海外引才面临巨大挑战。其二,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困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存在脱节断链现象。当前我国由于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职能领域条块分治,消解了合力。与此同时,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融合不足,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产业融合度不高。其三,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国际化人才引育集聚上存在短板。我国拥有领先的基础教育,但我国高等教育在全球排名(如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竞争力指数等)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质量和内涵发展上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足,以及交叉创新、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不足。其四,具有国际竞争力,推动各类人才迸发创新活力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从引聚人才后的人才效能看,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开放创新生态尚未真正构建,放权松绑仍需持续推进、减负行动尚需切实落地。市场发挥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尚需进一步确立。人才对外开放,尤其是制度性开放仍需更加积极更加有效。

谢超: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几点。比如,人才作为战略资源,仍然最为稀缺。目前各地已经形成了较大规模的人才群体,但同时存在着高端人才数量不足、人才供需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不能较好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比如,不少地方的招才、招商、招科技成果的工作联动还不够紧密,没有较好统筹资源、集中力量推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资源招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路径还未完全打通。

主持人:针对以上问题,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路径有哪些?

陈丽君:一是加大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建设全谱系人才,构建基于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创新生态。首先,高校要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人才,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其次,积极选树科技企业家,大力发挥其在创新推动和引才聚才励才上的主体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及时关注新旧动能转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对劳动者就业、技能提升的要求,以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多元方式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提升新生代劳动者的数字技能、绿色技能,建设全域技能型社会,加快新质生产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

二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强化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从战略协同、策略集成上加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人才工作协同体系构建。做好科技、教育与人才的战略规划协同,围绕“四个面向”关键核心问题、卡脖子领域进行顶层设计的规划制定,从财政投入、资金分配、产业布局、研发项目和教育工程、人才计划等方面做好规划协同。积极推进人才工程协同和政策协同,各部门联合设立人才工程,协同制定和颁布人才政策,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互补和支撑。鼓励教育、科技和人才之间的两两联动和融通发展的省域市域甚至微观组织(如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的试点先行。

三是扩大高水平人才对外开放,推进人才制度型开放,引聚全球新质生产力人才。实施全球靶向引才,瞄准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的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引才政策。推进人才制度型开放,在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域探索新质生产力人才的任职资格国内外互认。鼓励企业走出去,以走出去企业为载体集聚全球人才为我所用。大力提升双一流大学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实施在地国际化,推动高校在吸引国际留学生上发挥更大作用。

四是整合城市群合力,在区域一体化上更加积极开放,以区域一体化建设新质生产力人才中心。做好生态系统的空间治理,推动形成既有龙头带动又有雁阵跟随的人才城市群格局,实现区域内统一人才资源大市场,促进普惠性人力资本的提升。多部门协同建设聚焦一体化的规制环境,如跨区域政务协同;跨区域的人才认定等互认互评;跨区域统一标准的人事仲裁机制;公共服务普惠开放和一体共享;一体化人才发展平台,如一体化人才服务产业联盟、一体化共享的大科学仪器装备平台等,推动区域内人才向创新主战场自由流动。

五是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推动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树立以人才价值、人才贡献为导向的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鼓励拔尖创新人才的自由探索,为基础研究人才提供稳定支持和宽松环境。加快建设技术经理人制度,以高价值赋能型的人才中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助力人才关键变量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有效增量。

谢超: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具体可以从以下路径去实现。一是搭建平台集聚人才。要注重在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搭建桥梁,服务产学研协同和科技成果转化。二是完善政策激励人才。要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用人单位和人才所需,因时因势迭代更新人才政策。三是多措并举引育人才。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主动服务重点单位、常态摸排人才需求、定期组织引才活动;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广“双元制”教育模式,持续推进人才订单式培养。四是优化服务留住人才。要深入研究谋划覆盖人才发展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体系,打通人才安居落户、创新创业、生活保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解决人才“关心关切、后顾之忧”。

袁晓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发展命题,更是改革命题。要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培养体系。打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旋转门”,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一批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要建立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要素配置模式。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用才主体自主使用人才、人才自主选择职业、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人才流通体系和完整的人才工作举国体制,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便捷化流动和系统化整合。要优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发展生态。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各抒己见

李叶平(广东佛山禅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产业是生产力的最终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必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促进新质生产力各要素及其优化组合跃升,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文久学(山东青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抓好人才工作必须做强高校院所“主阵地”。聚焦“四个面向”,特别是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领域,分层分类完善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培养更多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要完善人才引育创新机制,给予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人才技术路线、经费使用支配权,支持更多新质生产力战略人才参与科研攻关、应用研究,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及“卡脖子”难题。

李思琦(江西奉新县委组织部干部):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人才招引时,要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和科研产业实力出发,从追求人才“数量”到追求人才“质量”转变,做到“缺什么引什么、要什么引什么”。更加注重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打破人才跨地区、跨体制、跨行业流动的障碍,加快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