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动态
“新时代浙江人才战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线上线下结合圆桌论坛在浙江杭州顺利举办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1-11-05

         2021115日,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人力资源与人才开发专委会承办的“‘新时代浙江人才战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圆桌论坛第暨第六届浙江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分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郁建兴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兼党委书记、亚洲公共行政学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江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才局原副局长、原巡视员李志刚先生、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教授、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郑宇化、西湖大学副校长朱晓芸教授、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教授、浙江省委组织部人才办副主任孟德玖、浙江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李铁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教授、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院姚凯教授、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汪怿、江苏省社科联科研中心主任徐军海教授、广州大学管理学院谢洪明教授、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省发规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朱李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人力资源教研室易丽丽副教授、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会长张美凤等近20位来自学界和实务届的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

 

本次圆桌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模式同步展开,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浙江人才战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主题,从不同视角作了精彩发言,重点聚焦浙江省建设高水平人才和创新高地的重要任务,深入研讨浙江省新时代人才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分析浙江省建立科技人才竞争优势的重要问题和重点路径,交流分享十四五期间全省推进各项人才工作目标实现、为人才和创新活动营造最优生态环境的新理念、新举措等展开充分交流研讨。

 

 

论坛开幕致辞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 郁建兴教授

 

郁建兴教授指出,人才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此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要有决心和自信自主培养人才、培养大师;同时自主培养人才不等于闭门造车,要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大人才的对外开放。在此基础上,郁建兴教授提出了三点感悟。第一,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培养的核心使命;第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还有很大空间;第三,自主人才培养战略背景下,需要处理好自主培养大师和人才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专家发言(一)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苗青主持了本场专家研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亚洲公共行政学会会长 吴江

吴江院长首先阐释了习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论述。他指出,当前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在事权、人权、财权关系长期理不顺,没有边界线。政府无限的权力和有限的责任、政府监管职责不到位使得人才的职能发挥本末倒置。对此,吴院长对浙江省的人才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做到真授权和授到位,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二是要在管理上做减法;三是要自下而上地授权松绑,问计于人才。

 

 

中组部人才局原巡视员、原副局长 李志刚

李志刚先生就如何发挥浙江优势,打造人才创新生态高地进行阐释。浙江省打造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四大优势。未来打造人才创新高地核心在于实现五链融合和人才生态营造,包括优化党管人才体系、发挥企业家创新引领推动作用、制度变革、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凝聚人才作用、推进五链深度融合、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配置优势、营造优良人才创新生态。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公管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陈丽君

陈丽君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开放和人才保护》的发言重点从新时代人才进一步开放的必要性、当前人才安全的挑战和保护痛点以及新时代如何更大程度人才开放和人才保护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全球人才竞争力的现状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汇集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在全球涉华人才面临的安全挑战下,要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有效的措施,采用多种方式开辟人才走出去培养的新路子。立足浙江省人才工作实践,陈教授提出要积极寻求新型国际合作、打造类海外环境、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加强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等对策建议。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 沈满洪

沈满洪教授首先对浙江人才战略目标的确定这一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要按照重要窗口的要求来谋划人才工作,具备国际竞争能力;随后,沈教授对浙江人才战略实施中的人才结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人才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能够用出效益;最后,沈教授针对人才环境进行了讨论,强调要为人才松绑,加强对青年才俊的生活保障,创造能够让人才潜心研究的人才环境。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 郑宇化

郑宇化副主任在对之江实验室的总体情况与人才结构进行简单介绍之后,分享了自己在实际工作的观察体会。首先,之江实验室作为新型科研机构,人才定位不同于传统高校,缺乏相关人才工作经验以及有效的薪酬、用人机制。其次,实验室目前缺少中间层人才,这些人才引进后也没有得到足够的话语权,可施展空间受到限制。最后,人才工作可以尝试采取新观念,包括允许失败的投资观念,允许人才做长期研究的空间观念等。

 

 

西湖大学副校长 朱晓芸

朱晓芸副校长立足西湖大学,从实践性角度对人才工作问题做了三点思考。第一,人才战略方面,应当引进与培养并重,注重引进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做好人才引进后的再培养、本地化、再适应工作。第二,人才体制机制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尽管出台了很多体制机制改革,但没有统一融合,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三大人才高地也需要做好整体性的一盘棋考虑。第三,用人主体方面,需要优化内部的用人生态环境,选择匹配自身初心的政策与发展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 虞晓芬

虞晓芬副校长在肯定了高校为浙江省输送创新型人才发挥的重要作用后,反思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两点问题。其一,省属高校很难吸引教师力量,如何解决人才在生活各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集中精力投入科研,目前压力很大。其二,很多高校教师在意识和能力上并不适应现在国家和政府的高标准要求,应当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加快高校师资的新陈代谢,帮助高校教师更好树立立德树人意识,提升课堂教学与科研反哺水平,从而满足国家要求。

 

 

专家发言(二)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副会长陈诗达主持了本场专家研讨。

 

 

 

浙江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学探索奖得主 李铁风

李铁风教授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关于人才的两点体会,他认为在人才的发展和整个过程中,首先要对自己教育有自信,要相信自己可以培养人才;其次,在拥抱智能时代的同时,要守住基础科学和人文精神。基于以上体会,李铁凤教授提出了两点思考:第一,给人才搭台子要好于给帽子;第二,需要给人才尤其是学生四个,做科研的信仰和信心、足够好的信息以及树立信用的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 杨伟国

杨伟国教授作了题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五个关键词》的发言,用党的领导创新战略人才力量人才制度人才自主培养五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对中央人才会议的体会,并提出了对新时代浙江人才战略的思考:第一,人才工作例如人才测量、人才绩效需要以科技的视角去看待和研究;第二,可以把美国的大学系统与中国体制优势相结合,发挥浙江大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第三,在人才使用的层面上,将传统的人和岗位的物理结合与当下任务交互的的新型结合方式,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第四,在人才领域中,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充分利用人才这一新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姚凯

姚凯教授的发言强调浙江省的人才工作要立足于拥有发达民营企业、充足市场活力的草根经济特点,从人才工作市场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姚凯教授还分享了几点关于人力资源大数据和现代人才治理研究方向的思考:第一,要做人才大数据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建构的工作;第二,基于人才资源、人才大数据,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功能创新的研究;第三,进行包括现代人才治理的治理主体、治理体制、治理方式、治理体系在内的现代人才治理理论建构的研究;第四,探索如何激励人才、使人才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人才大数据治理的研究;第五,分析人才大数据参与人才治理途径的研究;第六,进行现代人才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对策的研究。

 

 

上海社科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汪怿

汪怿研究员指出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中,世界人才格局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第一,人才战略价值更加凸显;第二,人才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第三,人才流动形态更加多样;第四,人才竞争对抗更加激烈。最后,汪研究员从此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出发细致地梳理了国内人才发展的四个新转变:第一,人才发展阶段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第二,人才发展地位从服务发展转变为引领发展;第三,人才发展任务的目标转变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基地;人才发展格局转变为高水平人才高地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江苏省社科联科研中心主任 徐军海

徐军海主任认为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有四个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一,思想认识进入新境界;第二,总结了人才发展的八个坚持;第三,做出了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第四,提供了行动纲领。之后,徐主任对破解人才工作难题做了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自主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第二,推进校地协同、区域协同,构建创新人才高地的雁阵格局;第三,坚持以用为本,人才为本,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第四,加强省市联动,部门联动,集成创新,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谢洪明

谢洪明教授结合区域创新和人才战略,首先强调区域创新发展的持续动力来自于信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多元异质协同优势,也称为杂交优势,而浙江省高校出现发展困境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于杂交优势不够强。接着,谢教授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指出它有着中国任何其他区域无可比拟的杂交优势,浙江省可以借鉴经验,有意识吸引更加多元的高层次人才、更多地域的人才到浙江来参与建设。最后,谢教授总结区域创新和人才发展应该是一盘棋,实现创新资源的跨区域跨部门的整合、协同利用。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省发规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朱李鸣

朱李鸣所长就人才强国战略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问题展开了论述,强调要建立良好的创新生态,完善软硬件设施。攻克卡脖子技术,归根结底还是要看人才体制机制建设与人才创新能级。朱李鸣所长建议,浙江省应对标国内外先进科创中心,完善政府引导基金,对人才进行战略性、长期性的投资,并在利用浙江省民营经济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一线企业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中的作用;此外,在人才特区建设中,应完善自贸区的概念,引进类似硅谷银行的市场化机制并使之真正落地。最后,通过先行探索,为全国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提供先进经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人力资源教研室副教授,绍兴市人社局副局长(挂职) 易丽丽

易丽丽教授发表了题为《面向2035,深化科研教育事业单位改革创新,涌现出一批世界顶尖的科研人才》的报告。深化科研教育事业单位改革是一个战略问题,易丽丽教授结合自己在浙江调研的实际,分析了新时代浙江省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挑战与问题,即基础科研薄弱、面向经济主战场存在路径依赖、考核指挥棒导致急功近利趋势以及基础科研投入不足。对此,浙江省应用足事业单位集中力量投入保障和民办非企业国际化、专业化、企业化机制运营优势迭加效应创新,进行先行试点改革,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争取更大行动空间。

 

论坛总结和闭幕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丽君对论坛作闭幕总结。陈丽君教授对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参与论坛的专家、主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表示谢意,感谢全国专家对浙江省人才工作和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的支持,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继续关心浙江省人才工作,共同进步与成长。

 

浙江人才发展论坛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发起,旨在为国内人才理论研究专家、浙江省及各地市政府人才工作政策制定者、国内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企业界精英人才而搭建的高层次跨界交流平台,为推动人才理论发展、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贡献智库力量。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一期,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浙江人才战略’——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主题,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行,聚集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政府人才工作者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贡献浙江力量。

 

(供稿人:李言徐铱娜徐林源胡晓慧

陈春瑶周孝瑞叶芷瑄卞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