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国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指明了前进方向。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一方面要继续放眼世界,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方面要立足本国自主培养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新起点上,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将是全方位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创新发展需要人才支撑,新发展格局需要人才引领。从各国发展的实践看,只有建立并依赖独立自主的创新体系,才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建成新时代人才强国的目标,必须立足本国自主培养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保持国家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今天我国虽然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但是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还存在很多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地方,已成为影响我国科技、经济诸多领域创新发展的短板。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高达 500万,还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新兴产业发展被“卡脖子”的问题,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把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升至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首先,要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充分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培养更多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精尖缺”创新人才。要学习借鉴创新型国家培养人才的做法,如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建立以研究型大学为中心的未来创新社区,推动人才培养与自主创新能力的密切结合。
其次,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充分发挥用人主体人才自主培养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加快培养一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创新人才。
再次,要建立贯穿高、中、小、幼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让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动机、创新能力根植于更广泛的群体中。
青年人才培养是重点
青年人才是国家的前途,民族未来的希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当前一些地方对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对青年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方式简单、培养脱离新时代青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等问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人才上,不断明确培育目标定位、丰富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模式,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针对性强的人才支持项目,建立完善拔尖创新青年人才早期培养机制,对于“好苗子”,要早发现、早跟踪、早培养,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突破常规培养。
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去创新创业,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到重大科技攻坚中、重要岗位上去历练,培育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交叉前沿方向的高水平青年复合型人才、基础研究人才。
要着重加强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青年人才,注重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为青年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实践等创造良好条件,使他们真正在未来全球科技发展及各领域发展中成为引领趋势、占据核心优势的“领跑者”,造就一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强青年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激发青年人才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宏伟志向,努力朝着强化青年人才的战略作用、深挖人才潜力、激发创新活力的方向培养青年人才,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各领域输送更多优秀后备人才。
产教融合是重要路径
走好人才自主培养,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结构性矛盾。这就需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加大产教融合力度。产教融合培养人才,要从改革教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入手,将产业需求变成科研导向,围绕世界科技发展新趋势、新技术,以真正的自然探索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目的培养人才。要把优秀科技人才凝聚培养与产业发展、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研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定期派遣大学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到拥有先进技术和发展前景的大型企业进行研修,通过在企业的实际锻炼提高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培养人才,需要积极调动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培育积极性,构建更广泛的校企联盟,以平台化、项目化、生态化的方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目前一些地方积极聚焦国家和区域重点领域,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了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与基地,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学院、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从优化专业结构、创新科教融合入手,实施产教融合全周期的专业知识及实训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产教融合培养人才探索了一条新路径。这种方式应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
制度建设服务是保障
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重引进轻培养”“重育才轻用才”“重产出轻投入”的现象,人才培养与人才管理中招聘、晋升、薪酬、绩效等的整合缺乏联动性系统性规划等问题。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果,加强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一体化、创新性的制度设计是重要保障。要确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实施人才投资优先方针,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优化人才投入结构,建立社会各界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投入体系。明确人才投入绩效目标,建立人才投入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投资使用效率。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培养。
要制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对重点领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制定人才培养专项发展规划。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统筹考虑人才培养与人才政策、人才计划及改革创新重大任务的有机衔接,推进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的人才培育举措,进一步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培养、吸引、凝聚人才,在全社会真正形成“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引才、聚才、育才、用才良性循环;推动形成拔尖人才“顶天立地”、青年人才“脚踏实地”、产业人才“铺天盖地”的大好局面;加快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