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达到2亿人,灵活就业成为保就业增收入的重要途经。2022年2月16日,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君教授做客《今日评说》栏目,共同探讨如何促进灵活就业新模式健康发展,为灵活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关于界定灵活就业,陈丽君教授表示,灵活就业相对于全日制标准用工模式而言,是个人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或者弹性的工作实现就业。数字经济浪潮下的灵活就业用工形态非常多元,目前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宽泛的谱系,它既包括家政这样低技能的小时工,也包括向往自由的平台员工,或者是有多项技能的兼职员工,比如斜杠青年有余力去做兼职,打多份工。
关于灵活就业过程中的痛点问题,陈丽君教授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参保问题,灵活就业既不是劳动关系也不是雇佣关系,这就意味着用工组织和平台组织都没有为个人购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灵活就业群里面临高昂的参保费用,他们的参保意愿就比较低。二是劳动保护问题,比如外卖骑手在送外卖的过程中出了车祸,没有机构来索赔,同时在他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这类问题就成了解不开的困局,这是当前反映出来很大的一个痛点。三是信息化管理不足,全国有2亿人口从事灵活就业,但他们分布在哪些行业、哪些领域,如何更好地摸清底数、如何更好地进行科学化决策,都急需跟进。
关于浙江省灵活就业的政策体系,陈丽君教授表示,浙江全省在推动和保障灵活就业的工作在整体上走在全国前列。概括起来说,浙江的政策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拓宽就业渠道上,鼓励灵活就业人员自己干和支持新就业形态,包括发放长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第二,鼓励灵活就业人员自我投保,浙江省提供社保补贴,并且开放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把全省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第三,强化灵活就业的服务保障,实现培训全覆盖,拿出专项资金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第四,权益保障方面,允许网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这些新业态的从业人员可以先行进行工伤保险。
关于灵活就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陈丽君教授表示,一方面,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会有大量的灵活就业,它将从过去全日制正规化的用工模式转向灵活用工;同时越来越多专业性较强的高端岗位也会有新业态出现,如项目制、合伙制、服务外包等。另一方面,就业模式越来越多元化,会出现自由职业、远程就业、分时段就业等新就业人群。
关于应对灵活就业发展带来的新问题,陈丽君教授建议,一是要完善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法规,确认新就业形式的法律地位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二是要提供并且提升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如支持社会组织成立第三方自由职业者的社保中心,为灵活就业,特别是高层次的自我雇佣型灵活就业者提供分档分级、量化定制的退休计划社保套餐。总之通过提升灵活就业者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状况,对于实现充分就业以及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建设共同富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完整视频请点:http://wap.cztv.com/tv/40/1491995.html?pl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