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好“十四五”发展战略十分关键。在被赋予“重要窗口”新目标新定位基础上,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高素质强大人才队伍、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决定,努力打造以人才引领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11月9日,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人才引领十四五浙江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五届浙江省社科联学术年会分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行。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温暖,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亚洲公共行政学会会长吴江,中组部人才局原巡视员、副局长李志刚,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任其龙,浙江省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张旭明,浙江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君青,浙江省教育厅专职副总督学舒培冬,浙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省外专局局长厉勇,浙江省人力社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中,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郁建兴,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等来自“政产学研介”近20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科技人才和媒介人员出席了论坛。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置主旨演讲、高峰对话等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才引领十四五浙江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主题,从不同视角作了精彩报告,重点聚焦浙江省“十四五”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就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发展新趋向新格局、人才治理现代化等议题展开充分交流和研讨,为“十四五”浙江省人才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战略指引。
论坛开幕致辞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 温暖
温部长指出,“十四五”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和抓手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目标,浙江省委明确将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作为首位战略,并提出要用超常规举措打造全球的人才蓄水池,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向着这个目标,温部长指出浙江人才发展要努力在人才发展格局、人才发展导向、人才发展形态、人才发展动力四个方面实现转变,并期待与会专家学者和一线人才工作者,为“十四五”浙江省人才发展建言献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 何宪
何部长首先高度评价了此次论坛的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和准确研判国际、国内形式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何部长表示期待与会专家就人才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进展、十四五人才引领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的建设方向和可行路径开展充分的交流研讨。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郁建兴
郁建兴校长指出,浙江省这些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水平的社会治理、高效能的政府建设都得益于人才大量的引进和培育,因此人才工作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各区域的发展重要性不证自明。“十四五”时期,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新形态如何?如何发挥人才工作中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推动作用?如何把握顶层设计与问计于人才的辩证关系?我们怎样尊重人才的工作、尊重人,提升整个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水平?都是需要思考的议题,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贡献自己宝贵的意见。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范钧
范钧副主席指出,长期以来我省一直坚持高目标、高定位、高标准的人才工作,积累了良好的人才基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新形势,面对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新阶段要求,如何保持人才竞争力优势,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人才蓄水池,如何在双循环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如何激发高素质人才潜能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问题,都需要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研究,凝聚智慧,出谋划策。
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 任其龙
演讲主题:《创新研发平台与人才成长》
任其龙院士以“什么是人才”作为切入点,讨论环境如何适应人才与人才如何适应环境。从人才的角度,任院士提出了针对地方研究机构、平台建设的建议。第一是定位要准确,第二是期望要准确,第三是方向要明确,第四是要引不同层次的人,合力完善研究机构、平台建设。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亚洲公共行政学会会长 吴江
演讲主题:《构建更具韧性的人才治理体系》
吴江院长表示“尊重规律-转变方式-开放政策”为导向的创新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各主体的定位与功能、各子环境的建设目标和集成要素进行详细阐述。吴院长提出了构建“营商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境”的“金三角”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提升更具“韧性”的治理能力的基本路径,即以创新导向的非权力控制合作制组织形式,营造充分发挥服务型政府优势、创新融合优势、产业联盟优势的创新人才“珊瑚礁生态圈”。
中组部人才局原巡视员、副局长 李志刚
演讲主题:《提高在全球整合创新人才资源的能力》
李志刚局长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而重大发明创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为此,提升浙江在全球整合创新人才资源的能力非常重要。第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柔性引才用才理念;第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第三,更好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第四,充分培育和依靠市场力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第五,加快培育发展现代人力资本产业;第六,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聚人用人上的主导作用;第七,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市场化、社会化、智能化;第八,大力营造人才创新生态;第九,培育更加开放、包容、多元的人才创新文化。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所长 王振
演讲主题:《十四五期间科创策源地建设中的人才问题》
王院长重点讨论关于创新策源地建设与人才需求新趋势。首先,王院长阐述了创新策源的内涵与人才需求。创新策源分解为基础科学创新策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源和产业发展创新策源,三个策源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创新策源链,缺一不可。在新发展格局中,基础科学创新策源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策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在这样的形势下,对紧缺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基础科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其次,王院长提出成为创新重要策源地必须汇聚和增强供给的四大要素,一是持续性的大量研发投入,二是多领域的一流科研院所集群,三是多样化的人才集聚,四是活跃的社会风险投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陈丽君
演讲主题:《十四五构建多元共治的人才和科创治理体系》
陈院长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数据分析和浙江省在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上与广东、江苏和上海等地的比较,指出对于浙江来说,其最大优势是拥有一大批活跃和对变化敏感对创新勇于探索的企业家,劣势是高等教育不足、政府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和推动创新转化中介发育发展不足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是“十四五”人才和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而后疫情时代中美关系变化和中美科技战人才战则对我国人才和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形势下,陈院长提出,“十四五”时期构建多元共治的人才治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这有赖于“有为、有效、有力”的强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活力竞相迸发”的强市场、“人才本位和社会参与”的强社会三大主体的协同作用。
高峰对话和主旨演讲(一)
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苗青主持了本场主题研讨。
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作题为《以全面创新打造人才创新高地》的演讲,重点介绍了之江实验室的人才工作进展与经验。按照建成“三中心一高地”的发展目标,之江实验室人才工作重点聚焦理清“七大关系”、全面创新“引育留用”七大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原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薄贵利作题为《在一流人才强国建设中充分发挥浙江的作用》的演讲,指出在十四五期间乃至以后更长时间,引领浙江、引领中国、引领世界的人才一定是高端人才、创新型人才,一定是一流人才。而一流人才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自我培养与海外引进,当前形势对于引进人才的压力要求我们更多的转向自我培养、自我造就。通过改革创新的实践来解答“钱学森之问”将有力增强我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自主权。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副处长姚凯作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发展与管理》的演讲,指出在技术手段发生快速迭代的背景下,人才工作逐渐走向智能化时代,同时也提出通过人才工作的智慧化来优化智能化时代可能的道德、社会风险,并给出政府部门打造人才工作智慧化的治理模式的途径的建议。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温州大学温州模式发展研究院院长时勘作题为《“钱学森之问”与人才胜任特征开发》的演讲,基于“钱学森之问”展开讨论,指出目前阶段探索人才的评价标准,培养、启发人才,无论对于国外引进还是国内发展的人才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强调了关注年轻干部成长和发展。美国麦克米兰提出要研究创造性的人的本身,即测量胜任性特征而非智力。同时,时教授基于之江实验室在未来人才工作相关的发展模式及路径给予了一系列建议。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经济法所副所长 何怀文作题为《人才引进与知识产权》的演讲,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系统分析了人才引进流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原单位商业秘密保护问题。指出知识产权法在人才引进流动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人才研究者和人才工作者的关注。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苏竣作题为《浙江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的演讲,着眼于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与未来发展,浙江未来的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定位与竞争,以及中央对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定位,对浙江省高等教育提出意见建议。
高峰对话和主旨演讲(二)
十四五人才发展新趋向新格局
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浙江省人才开发协会副会长陈诗达主持了本场研讨。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孔繁斌教授作题为《完善中国国际移民政策 高质量运用国际人力资源》的演讲,聚焦国际移民政策问题,对国际移民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全球范围和我国的移民情势、国际移民政策的变迁展开了总体介绍。孔院长进一步提出了明确政策目标、比较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依靠专业化治理主体、开展政策法规试点、关注“身份”关联的政策规划、加强形成各界共识的发展方向。
嘉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龚和艳作题为《才来正当时 嘉禾万事兴 在新发展格局中再创人才引领新优势》的演讲,立足嘉兴人才发展现状和人才工作实际,提出应当着眼于城市之间,产业和人才之间,政府、市场、社会和人才之间的融合发展,谋划实施人才政策竞争力、人才队伍创新力、人才平台承载力、人才品牌影响力、人才生态吸引力五大进阶工程,再创嘉兴人才引领新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汪怿作题为《后疫情时代全球人才发展新趋势、新动向、新策略》的演讲,指出国内人才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未来国内人才发展策略需要在准确把握五大关系、着眼两个循环的基础上,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布局、确立进入世界人才强国前列的战略目标、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方针,准确运用“好的制度、善的治理、智的技术”,实现“强的人才、全的要素、大的平台、优的生态”目标。
浙江每日互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洁作《科技的未来在青年》的演讲,从人才创业角度,指出高校推广创业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生创业和实践体验,提升就业创业适应性这个方面。同时,张总也指出对新型的人才形势要有新的治理方式,充分利用远程办公技术、探索弹性用工机制都将是未来人才治理的新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才发展系主任、教授徐斌作《人才评价与激励引领:持续创新视角(TEC)》的演讲,从持续创新视角探讨了人才评价与激励引领议题。徐教授及其团队围绕思维、人际、意志三个维度,提炼出创新绩效特质评价的36项特质因素。在“十四五”人才发展新变局中,徐教授进一步创建九屏幕思考法,强调国际化人才创新需要整合系统思考与动态思考的双重视角,建立人才引领十四五水平创新型建设体系,走向超智能化人才管理新时代。
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河海大学教授赵永乐作题为《十四五人才规划主题:构建人才新发展格局》的演讲,以五中全会精神对人才新发展格局进行解读,提出了“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和“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赵教授提出新主题下的十四五人才规划编制,要遵循一个核心、一个格局、一个地位、一个特质,两个属性、两个规律、两个衔接,三个体现、三个积极性、三个要求,并提供了对十四五研究思路的框架思考。
领英中国公共事务顾问任玥作题为《经济图谱海量数据描绘全球经济——浙江省数字人才洞察》的演讲,分析了人才大数据反映就业市场的变化以及服务于“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可能性。聚焦长三角数字经济和人才发展报告,概括出上海市、杭州市、南京市和苏州市等在数字人才上的重点发现。
高峰对话和主旨演讲(三)
十四五人才治理现代化
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亚越教授主持了本场研讨。
武汉工程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湖北·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桂昭明作题为《浙江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中的人才发展问题思考》的演讲,总结对浙江人才工作的启示,思考新时代浙江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发展基点。桂教授指出,新时代浙江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发展需要突出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制度特点”,强化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的“引才重点”,攻克“人才名利双收”的“激励难点”,从而在制度建设、政策落地、高端引才、才尽其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宁波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副主任黄荣程作题为《“十四五”时期宁波推进人才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考虑》的演讲,指出宁波面对海外回归热情高涨同人才引进实际成效间的不匹配、人才计划遴选和人才评价机制创新需求迫切、现有人才政策的精准度和安全度问题、高层次人才发展平台资源稀缺、区域人才一体化流动趋势日益凸显等新趋势新问题,提出宁波在“十四五”期间,在人才工作上应重点秉承以用为本、青年至上、追求链式服务、保持定力耐心的理念。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任文硕作题为《“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建议的思考》的演讲,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文件中有关人才表述进行了细致分析。任主任基于对浙江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在人才发展指标完成度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十四五”时期,浙江人才工作应该重点从人才本位理念的树立、人岗匹配以提高效率、人才生态环境打造等方面寻找突破点。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马少鹏作题为《新型研发机构助力高水平创新型省份重点人才队伍建设》的演讲,从微观的视角出发,探讨新型研发机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马副院长指出,当前我国学术与产业紧密对接,亟需新型研究机构推动关键技术攻关,期望未来政府能够通过政策手段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更好地推动产业关键需求的解决。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战略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郎金焕作题为《从“十四五”规划看人才强省建设》的演讲,从务虚与务实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人才强省建设的新变化与新问题。郎所长从务虚角度指出,十四五时期浙江省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问题在于人才引领,指出人才强省的实质是为浙江的创新驱动提供一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郎所长也从务实角度指出“十四五”人才强省建设面临着的问题。
企业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指出创新型企业家具有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打破规则和关注细节等特点,并为浙江省未来企业人才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即在创新型企业家上重点突破。
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唐贵瑶作题为《动态视角下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数的构建》的演讲。唐教授指出,城市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需从人才本体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两方面进行分析,以动态发展的视角考虑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差异化的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
论坛总结和闭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君对论坛作闭幕总结。2020年是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正式挂牌十周年,本次论坛将展望未来与脚踏实地的科学研讨相结合,是研究院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期待今后更多的新合作、新携手、新起点、新征程、新发展。
“浙江人才发展论坛”由浙江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发起,旨在为国内人才理论研究专家、浙江省及各地市政府人才工作政策制定者、国内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企业界精英人才而搭建的高层次跨界交流平台,为推动人才理论发展、人才政策和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贡献智库力量。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期,本次论坛聚焦“人才引领十四五浙江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主题,聚集国内人才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高层次科技人才代表、政府人才工作者为十四五浙江省打造人才强省、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