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政策的确到了反思的时候(1) 精选
喻海良,2012-08-01
科学网最近比较有意思,一股“打倒”之风盛行。首先有人打倒施一公,接着打倒饶毅,跟着打倒陈安,现在也有人出来叫打倒喻海良。前面几个都是成名人士,是真正人才,打是可以,肯定不会倒下。最后一个,我就觉得有点无辜了,现在实在离达到真正“人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所以,希望大家给他留点出路,出来跑江湖不容易呀。
这几天围绕人才的话题非常多,前期主要是关于两个小海归造假,后期是反思各种学者和千人计划政策,最后,实现了很多人的理想,2011年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现“零”海归。这些话题的背后,似乎都与我国高校的人才政策紧密相关,然而,里面问题多多,特别是所谓的重点大学,问题更多。
(1)入校工作需要有211以上大学的第一学历。这似乎是大学招聘中,最基本的一条了。表面上看,这是对学校师资力量的肯定。所有教师都来自“名校”。然而,也就是这样一条,带来了无穷的恶性循环。首先,作为学生,如果小学不努力,考不上重点初中,也就跟着考不上重点高中,也就很少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因此,如果“起步”不努力,后面想追都难。因而,在政策的鼓舞下,我们的孩子从出生就处在“水深火热”的“竞争”中,而家长都害怕耽误孩子的前途,因而,学区房、补习班等等盛行,严重影响孩子的天性。第二,否定人成年后的努力。国家规定,18岁以前属于未成年,而18岁以后属于成年。对于未成年阶段,其行为主要受监护人左右;成年后,其行为对自己负责人。然而,对于大部分高三毕业的学生,又有几个人超过18岁,或者更多。也因此,如果一个人未成年时,没有被父母老师的监护下努力成长,而其在成年后,懂得了更多,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前途,但是,社会硬性地剥夺了他的机会。很显然,这一切不合理。有些人三岁能看到老,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大器晚成。
对于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的是,某些二本、三本的学生,在通过后期努力后,能够在海外找到教职工作,但是,在国内,有时候连递交简历的机会的都没有。前几天徐坚老师的学生在西澳大学找到副教授的岗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2)普通岗位的实验员也必须拥有博士学位。这样说,并不是说实验员这个岗位不重要,而是某些普通岗位的实验员,本科生就可以胜任了,为了门面,都设立了一个“博士”的门槛。当然,我也是支持学校教师队伍有一定的门槛,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关系户。的确,如果没有一定门槛,这些岗位可能要被学校领导的那些亲属、关系给占据。而且,像某些高尖端专业仪器,真需要一些专业博士才可能胜任,如透射电镜管理员。但是,那些实验室车间管理员、操作员,弄两个博士放在那里,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当然,国内不缺博士,有些水博士也就适合这样的岗位。
说到这里,还必须说一句,有些有才而无学位的人,在国内现在的高校已经没有立足之地。这个话题很多人都讨论了,不多说。
(3)某些学科只要海归博士。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是特别抗议,的确,咱的博士学位也是Made in China。个人不是觉得海归博士不好,但是,国产博士并不代表就水平比他们差,而且,有很多人比那些海归博士强很多。试问,现在通过CSC出来联合培养的那些博士,同样的导师,就一定比那些没有出来的博士强吗?因此,以这种形式划分人才,实在愚不可及!
也就是这种情况,才会造成那么多的“野鸡大学”毕业的博士学位。
(4)同是教授,待遇千差万别。这个可能是现在国内大部分人对引进人才不满的原因。因为,大家都是教授,一样的教课,一样的做科研,一样的科研经费,一样的发表论文,一样的培养学生。就是因为某些人头上多了一个“长江”、“黄河”、“闽江”……等头衔,待遇一下子就要多好几十万。这些还是次要的,国家的重点项目还几乎全部被这些头衔学者拿走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头衔明明是有年限的,但是,很多都变成终生名片了。
也因为这个问题,有人才开始呼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不能够再增加资助额度了,否则,又要被那些头衔户瓜分了。
……
中国人才政策问题,似乎还有很多,是必要反思了。今天反思到此,明日再接着聊。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597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