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记者:
湖州如何独辟蹊径,在激烈的竞争中筑起人才高地——
湖州用心用力聚英才
让人才驱动创新成为“新常态”
权威者说:
湖州与江苏省的无锡、苏州共同拥坐太湖之滨,共同感受太湖的浩荡气魄和秀美山水,并独享了南太湖明珠的美称。这里,诞生了湖笔文化,发源了丝绸文化,发祥了茶文化;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中华文明史上无数英才,走出了吴昌硕、俞平伯、钱玄同、朱家骅、钱三强、任鸿隽、赵九章、徐迟这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远播的文化人。就在今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湖州市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湖州的人才工作,正是根植于这样一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壤,其2008年先于其他许多地方出台的人才引进大手笔“南太湖精英计划”,也巧妙地融入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元素,昭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集聚天下英才的无穷魅力。
当然,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要成为人才工作的真正利好,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努力。尽管,浙江省、湖州市具有许多人才引进的先天优势,但劣势也非常明显。没有全国或重要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区位条件,给人才集聚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不躺在先人创造的历史辉煌中自我陶醉,不断创新,优化服务,就成为了湖州人才工作两个非常突出的亮点。
例如,“南太湖创新发展研究院”以“政府给编制、企业给待遇”的方式破解企业高层次人才的“身份归属感”难题,试行用人才贡献度、企业认可度、行业认同度评定人才中级资格的办法,把用人主体企业与人才一起捆绑考核和激励的措施,都是人才工作创新之举,可圈可点,可推广,可学习。
又如,“人才服务进园区进平台”工作,“助推产业七大行动”安排,优化企业人才服务十条举措,等等,使人才服务的内容一步步拓展,措施一次次细化。人才感受到了与湖州历史文化相呼应的无微不至人文关怀,他们的创造力将会不可估量地迸发出来。
还有一件事我感触颇深:当引进人才成为人们注意力中心之时,湖州的人才工作部门却敏锐地看到,只关心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数量是不够的,更要关注人才引进以后实际作用的发挥,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效果。因此,他们最近聘请专家,组织力量,开展人才发展绩效评价机制的调研。这是有远见的,它抓住了“以用为本”的人才工作精髓,是对人才引进本质的内在把握。相信以这样思想为指导,湖州的人才工作会继续创造新的经验,开辟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