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时讯
韩国名企“知天命”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13-07-12

名企“老龄化”日前成为韩国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韩国的十大产业里,销售额位居前列的企业平均“年龄(成立至今的存续时间)”已达到54岁。
一方面,人们期待大企业集团永葆活力,打造“百年名企”;但另一方面,少数实力强大的企业操纵了韩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种种矛盾,积重难返,并且严重影响了其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拖累了韩国整体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能力。
在韩国,像三星、现代集团这样的“企业航母”有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去年,三星电子和现代汽车集团的净利润达到36.8万亿韩元,在以总市值为准的前30大企业净利润总和中占了55%。这些大集团打个喷嚏,整个韩国都会感冒。而这种超强影响力在股市中有着最直接的反映,比如三星电子的股票一下降,韩国股市往往就大幅受挫。
著名的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老当益壮”,当然是好事,但跟人一样,高龄长寿的喜悦需建立在健康如意的基础上,企业也有类似的生存之道。企业的“老龄化”固然是优势,但要实现自身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其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作为。如果大企业过度臃肿,不能人尽其才,甚至绑架政府政策、垄断产品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名企“老龄化”就非韩国之福了。
韩国名企“老龄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已是日益凸显。比如企业的人才问题,韩国大学生最想去的就是这些名企,导致这些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常年门庭若市,而很多急需人才的中小企业却门可罗雀,乏人问津。韩国年轻人把在著名企业工作看成一种体面的身份,职业前景和个人发展反而退居其次,他们更看重名企职位带来的“荣耀”以及所谓的“稳定”。这样一来,不少原本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企业便卡在“人才关”上,这一瓶颈往往导致其创新力难以持续推进,企业由此停滞不前。
此外,韩国名企“老龄化”的现状,也造成了整个韩国中小企业成长后劲空虚、空间狭小、资源稀少的局面,很多企业拿不到项目、筹不到钱、招不到人,整个企业成长的生态系统混乱僵化。这些中小企业或难产而出,因先天不足而早早夭折;或后继乏力,艰难度日,企业寿命普遍不长。对此,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产业本部长刘焕益一语中的:“很少有新企业成为相关产业里第一,是因为企业缺乏挑战精神,而且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生态系统并不完善。 ”
企业都是有寿命的,事实上,欧美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当然,单纯看企业寿命的长短意义不大,企业寿命的质量更应受到关注。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成长周期和成长曲线,要促进行业发展就必须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和精神状态都不可能一直停留在20岁的阶段,企业也是一样。企业改革的力度、创新的能力、人才的培养等等,都会随着企业“老龄化”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大企业内部,还会影响到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韩国国家经济的前景。
对于企业集团及其掌舵者来说,“百年老店”是企业的理想,跻身世界500强也是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在三星、现代等大企业的步伐不再轻盈之时,韩国民众一方面期待其能够长盛不衰;另一方面,也希望名企能主动瘦身改革,为更多有创业梦想、有创新能力、有创造精神的中小企业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三星之类的企业成就固然足以令大多数企业仰视,但韩国仅有三星是不够的,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一个具有不同发展态势、发展规模及发展潜力的良性企业生态圈更为重要。

相关链接:http://www.jfdaily.com/a/6483121.htm